首页
标签
登录
请输入要找答案的题目关键词:
全部考试试题列表
公共问题纵向上可以划分为( )
公共管理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本质区别体现在( )
被誉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和鼻祖的是()。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是()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有三种研究途径或三种研究范式,即公共行政途径、公共政策途径和()途径。
孙中山先生在借鉴国外的“三权分立”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思想。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的国家是()。
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
公共组织的权力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国家权力,这决定了公共组织具有()。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
公共管理最基本的手段是()。
非政府组织是承接政府职能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公民社会以及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判断题)
18世纪以来,一些非政府组织不断的参与到国家活动中来,在国家法律、人道主义和社会事务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二战以后在人权和裁军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判断题)
司法审查的程序一般是司法机关经政府申请,依法审查公共组织公共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从而追究其违法责任。(判断题)
公共政策伦理是指维护某种公共秩序所需的伦理规范。(判断题)
公共组织伦理要求必须坚持程序公正,以避免不公正和腐败,其次是强调民主责任,再次是行政组织信任。(判断题)
公共管理伦理是包括公共管理理想、态度、纪律、作风、技能、荣誉等范畴的体系。(判断题)
非政府组织在美国兴起的两个根本原因是:一是美国人具有结社的传统,二是美国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判断题)
非政府组织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其成员所缴纳的会费和社会捐助。(判断题)
政府的横向分工就是指部门化,即同级行政组织之间平衡分工的构成形式,实质上是对行政职能目标的分解,也是一种分权。(判断题)
我国政府纵向结构可以分为三级: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公署。(判断题)
中国政府再造战略可以选择从人治型政府转变为预警型政府。(判断题)
如果公共组织决策失误或行为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虽不受法律追究,却要承担工作责任,必要时可以辞职下台。(判断题)
公共政策总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这些效益是否以牺牲其他组织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是否影响可持续发展,影响未来人们的利益,这些都是需要从伦理的角度进行公共政策评估。(判断题)
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政治信念是道德评价的三种主要形式,也是公共管理责任伦理评价的主要标准。(判断题)
制定公共政策是在分配一切资源(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资源),几乎每一项政策会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和交换,所以公共政策需要伦理指导,需要考虑价值目标。(判断题)
公共管理人格的形成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他律时期、自律时期和价值目标形成时期。(判断题)
具有现代意义的非政府组织出现在大约20世纪中叶,如红十字会、教友会、道德重整会、妇女团体等。(判断题)
«
1
2
...
1350
1351
1352
1353
1354
1355
1356
...
2809
2810
»
共有
84296
条记录,当前
1353
/ 2810 ,每页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