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假定一个类的构造函数为 “A(int aa=1, int bb=0) {a=aa; b=bb;}”,则执行 “A x(4);”语句后,x.a和x.b的值分别为( )。 |
[单选题]一个类的静态数据成员所表示属性 ( )。 |
[单选题]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 “AB *s=new AB(a,5);”语句时得到的一个动态对象为( )。 |
[单选题]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 “AB *px=new AB[n];”语句时调用该类无参构造函数的次数为(( )。 |
[单选题]一个类的构造函数通常被定义为该类的( )成员。 |
[单选题]在公有派生情况下,有关派生类对象和基类对象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单选题]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是在( )中进行的。 |
[单选题]关于封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单选题]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填空题]线性表用( )方式存储需要占用连续的存储空间。 |
[填空题]对稀疏矩阵进行压缩存储,可采用三元组表,一个有8行的稀疏矩阵A共有92个零元素,其相应的三元组表共有4个元素。该矩阵A有( ) 列。 |
[填空题]中序遍历一颗( )可得到一个有序序列。 |
[填空题]结构中的数据元素存在多对多的关系称为( )结构。 |
[填空题]对稀疏矩阵进行压缩存储,矩阵中每个非零元素对应的三元组包括该元素的行下标、列下标和( )三项信息。 |
[填空题]队列的操作特点是后进( )。 |
[填空题]待排序的序列为9,4,5,1,2,6,10,采用直接选择排序算法,当进行了两趟选择后,结果序列为( )。 |
[填空题]序列4,2,5,3,8,6,采用冒泡排序算法,经一趟冒泡后,序列的结果是() |
[填空题]字符串a1="beijing",a2 ="bef",a3="beifang",a4="befi"最小的是( )。 |
[填空题]线性表以关键字( )方式存储,能进行折半查找。 |
[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填空题]设线性表为(16,20,26,24),以不带头结点的单向链表存储,链表头指针为head,以下程序的功能是输出链表中各结点中的数据域data。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typedef struct node NODE; #define NULL 0 void main() { NODE *head,*p; p=head; /*p为工作指针*/ do { printf("%d\n",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while(_____________); } |
[填空题]10个元素进行冒泡法排序,其中第5趟冒泡共需要进行( )次元素间的比较。 |
[填空题]广义表(c,a,(a,b),d,e,((i,j),k))的长度是( )。 |
[填空题]在对一组记录(55,39,97,22,16,73,65,47,88)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5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需比较( )次。 |
[填空题]有以下程序段:
char a[ ]=“English”;
char *p=a; int n=0;
while( *p!=‘\0’){ n++; p++;}
结果中,n的值是( )。 |
[填空题]顺序表6,5,1,2,4,3,8,7经过一趟(1,1)归并后的结果序列为( )。 |
[填空题]中序遍历二叉排序树可得到一个( )的序列。 |
[填空题]广义表(a,(a ,b),d,e,((i,j),k))的长度是() |
[填空题]一棵二叉树中有n个非叶结点,每一个非叶结点的度数都为2,则该树共有( )个叶结点。 |
共有 84296
条记录,当前 1587 / 2810 ,每页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