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登录
请输入要找答案的题目关键词:
全部考试试题列表
1978年5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正下方赫然刊登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
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前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苏争霸,美国到处挥舞“核大棒”的严峻国际局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增强我国国防力量。“两弹一星”不包括( )。
《论十大关系》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第四、第五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前五条实际上讲的是( )。
以下哪篇文章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邓小平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论十大关系》确定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三改”不包括( )。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指( )。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在实质上是( )。
我国过渡时期是指( )。
东交民巷见证了整个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的血泪史,是( )时期,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使馆区。
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国家经营,使得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重新掌握了经济命脉,为巩固新政权提供了必要的( )。
对于土地改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及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
《北京条约》中规定列强在东交民巷享有的一系列“特权”包括:东交民巷不许中国人居住,不准设立中国衙署,其行政管理权与驻兵权完全属于列强,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入城仪式上解放军穿过东交民巷,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毛泽东主席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危害。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 )。
以下( )不属于新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内容。
1949年( )中共中央进驻北平。
1948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明确提出( )战役后举行渡江作战向全国进军的战略设想。
中国共产党和南京国民党政府在1949年4月1日举行和谈的目的是( )。①迅速结束战争②建立共同政府③减少人民痛苦④夺取革命胜利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②指明了新中国的基本国体③通过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④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1949年3月5日到13日,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七届二中全会在( )举行。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由( )唱主角,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举行淮海战役,最早由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提出。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奠定了全党思想一致的理论基础的大会是( )。
«
1
2
...
2765
2766
2767
2768
2769
2770
2771
...
2809
2810
»
共有
84296
条记录,当前
2768
/ 2810 ,每页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