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要找答案的题目关键词:

全部考试试题列表

[判断题]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 
[判断题]唯心史观不仅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判断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由美苏对抗带来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割被打破,经济全球化开始萌芽。( ) 
[判断题]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苏维埃政府从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客观实际出发,实行向共产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 ) 
[判断题]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所以垄断可以消灭竞争。( ) 
[判断题]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 
[判断题]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 
[判断题]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与空间。( ) 
[判断题]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无论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有独立的自主权,这说明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 
[判断题]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商品生产者彼此独立经营,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者对他的私人劳动能否得到社会承认,是没有把握的。( ) 
[判断题]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 
[判断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判断题]共产主义的到来将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不发达和发达时期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最后才能迎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实现。( ) 
[判断题]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 
[判断题]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 
[单选题]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 )。 
[单选题]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其消极影响?( ) 
[单选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 )。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 )。 
[单选题]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向外“输出民主”,进行了一系列争,中东地区战乱不止,许多国家政局动荡,宗教和政治派别冲突不断,致使经济凋零,民不聊生。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战争?( ) 
[单选题]农民、士兵和工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分不满,在这紧要关头,新经济政策应时而生,包括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小工业企业发展。除此以外,还有( )。 
[单选题]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 )等思想观点。 
[单选题]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生产、分配等领域实行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其评价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重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股份公司、拓展全球市场、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方式,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单选题]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 )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单选题]在生产某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因个别生产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了成本,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个利润被成为( )。 
[单选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单选题]“一切从实际出发”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单选题]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灭了三大差别,包括工农之间、( )、脑体力之间的差别。 

共有 84296  条记录,当前 558 / 2810 ,每页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