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要找答案的题目关键词:

全部考试试题列表

荷兰经济学家(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
(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     )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    )
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    )。
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 )。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    )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     )
以下( )不属于新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内容。
1948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明确提出( )战役后举行渡江作战向全国进军的战略设想。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②指明了新中国的基本国体③通过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④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1949年3月5日到13日,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七届二中全会在( )举行。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由( )唱主角,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1948年8月,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了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时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毛泽东所说的“山坳子”指的是( )
上党战役是抗战胜利后我军第一次大规模的( )。
发生在重庆谈判期间的( ),一举歼灭阎锡山部3万余人,直接配合了我党在谈判中的地位。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奠定了全党思想一致的理论基础的大会是( )。
下列对百团大战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日军侵占南京,揭开了南京大屠杀的帷幕。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正式发表(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国共两党的抗日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发生于1937年的(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1936年10月蒋介石到达西安,目的是为了( )。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

共有 84296  条记录,当前 765 / 2810 ,每页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