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登录
请输入要找答案的题目关键词:
全部考试试题列表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
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
8.经过否定阶段和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的发展趋势呈现为( )。
7.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6.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 )。
5.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哲学范畴是( )。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 )。
3.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 )。
2.“一切从实际出发”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1.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种要素构成的观 点属于( )。
16.唯物辩证法把包含肯定因素的否定叫做“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矛盾( )。
15.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维持事物自身存在的方面或因素( )。
14.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13.使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是质( )。
12.俗语中的“对症下药”反映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同一性( )。
1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 )。
10.“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妥善处理的哲学范畴是现实与可能( )。
9.在哲学范畴中,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是原因与结果( )。
8.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
7.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哲学范畴是原因与结果( )。
6.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5.在哲学上,事物之间或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联系( )。
4.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3.根据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家可以分为机械辩证主义和形而上学( )。
2.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与空间( )。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联系( )。
5.《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由无产阶级中最坚决、最先进的分子组成,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
4.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要求,大会决定将同盟更名为( )。
3.下列哪本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 )。
«
1
2
...
2761
2762
2763
2764
2765
2766
2767
...
2809
2810
»
共有
84296
条记录,当前
2764
/ 2810 ,每页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