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登录
请输入要找答案的题目关键词:
全部考试试题列表
诸子是指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著作。包括儒、道、墨、阴阳、法、名、杂、法等。
中国古代宇宙的主要观点:宇宙是至大无外的;宇宙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大流,即易;宇宙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一个开放的、交融互摄、旁通统贯、有机联系的整体;宇宙不是孤立、静止、不变不动或机械排列的,而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
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观强调言行脱离,要把自己所讲的与自家身心的修炼视为两不相干之物,因此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董仲舒的四基德是仁、义、礼、智,并将其扩充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这种持续性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和中华文明的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儒家中比较推崇逻辑之学的是孟子及其后学。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点有复杂的涵义:第一层是指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是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雕版印刷起于中唐,最初是从印刷历书和佛经开始的。敦煌发现的金刚经是我国发现最古的印刷实物。唐五代后,雕版印刷开始规模化。
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指事是指用点、划来指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置,是一种抽象的描绘;会意即组合两个以上已有之字,表达新的意思。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80% 以上。
公元前6 世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楚辞基本编定。其中的诗歌主要是四言诗。公元前4 世纪,出现了另一类诗歌,即《诗经》,属于杂言体,其句末多以‘兮“结尾。
王阳明是清代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教是他的颇有特色的学说。
《天问》长达2400多字,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其发愤以抒情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玉、贾谊等都继承了他的传统。楚辞也因此成了一种源远流长的独特文体。
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指事是指用点、划来指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置,是一种抽象的描绘;会意即组合两个以上已有之字,表达新的意思。现代汉字中,指事字占80% 以上。
春秋三传是对我国第一部编制史《春秋》所作的阐释;《尔雅》是一部古代训诂资料汇编。
汉语的组织方式有很强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根源于汉语建构的简易性;主要表现在词语的弹性上,即词义功能的发散性上。
金刻是指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它是最早的书籍形式之一。铭文的内容以宣扬周王功德、记载重要事件为主。
周礼成功地把氏族社会的原理转换为文明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的范式。其后的儒家伦理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影响最为深远;道家的思想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 季风气候明显; 大陆性气候强;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关于中国的气候的个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由具有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双重性格,这种自我矛盾的政治结构度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组作用。
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 T正确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其中制度文化层中不包含的内容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到了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中国传统社会家与国的组织系统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受中国长期以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影响,中国的国家结构一直有着很深的家族结构的印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
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的特征,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
从汉代开始,中国文化进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当时的外来文化,先是西域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等,其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深的是( )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怎样的经济基础上的?
( )以后,长江中下游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东南财赋”和“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中国的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习惯上称“三大阶梯”。
«
1
2
...
2247
2248
2249
2250
2251
2252
2253
...
2809
2810
»
共有
84296
条记录,当前
2250
/ 2810 ,每页 3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