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要找答案的题目关键词:

全部考试试题列表

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 )
请将不能客观地描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方式的选项选择出来。( )
请将你认为不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 )
5.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 )。
4.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 )。
3.关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
2.我国现行宪法是( )。
1.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 )。
15.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色,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 )
14.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包括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
13.基层政权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基层政权开展工作。( )
12. 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
11. 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规定为依据。( )
10.为落实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先后于1990年、1991年和2017年颁布《国旗法》、《国徽法》和《国歌法》三部单行法。( )
9. 新中国成立后,1954 年宪法首次专章规定了“国旗、国徽、首都”。( )
8. 宪法宣誓仪式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集体宣誓的形式。( )
7.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
6.1982年宪法作了五次修改和补充,形成了五十二条修正案。但宪法条文仍然是原来的138条。( )
5.公民所享有的为宪法确认并保障的各项权利,叫做宪法权利,也称为公民基本权利。( )
4.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宪法制定或者修改时确定宪法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宪法的核心和灵魂。( )
3.宪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宪法规范始终,集中体现宪法的基本精神,统率宪法的基本内容,对宪法的制定、修改、实施、遵守等环节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
2.一些法律、法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同宪法相抵触。( )
1.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
5.下列不属于程序法范畴的是( )。
4.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是( )。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确定了( )。
1.下列关于法的基本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
15.社会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
14.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 )

共有 84296  条记录,当前 2755 / 2810 ,每页  30 条。